发布时间:2023-03-27 14:31:02 来源:宝坻区纪委监委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持续推进伟大自我革命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宝坻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在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宝坻区第六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刘光斌
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天津市宝坻区第六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央纪委全会以及区委六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纪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总结2022年全区纪检监察工作,安排2023年任务。在第一次会议上,殷向杰同志作了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在市纪委监委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以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坚决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创新“双十”工作战法,坚持不懈正风肃纪反腐,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宝坻“四个之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突出政治引领,以“两个维护”实际行动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持续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运用清单式、跟进式、“回头看”等监督方式,推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中央精神、市委要求、宝坻实践和自身职责结合起来,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崇尚实干、狠抓落实。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实施“六大行动”等重点任务,制定专项监督方案48个,监督发现并纠正问题400余个。深化“直通车”模式,增设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监测点16个,试点建立农业产业项目服务保护监测点6个,通过“监督+服务”,推动解决企业、农户急难愁盼问题56个,促进形成愈加密切的干群关系、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3件,处分3人,及时清除政治隐患,防范政治风险。
(二)强化协助职责,以“两个责任”层层落实助力管党治党更加严实有力。将履行协助职责、监督责任和推动作用有机结合,在协助中强化监督,在监督中推动落实。严格落实双重领导体制要求,向区委汇报上级纪委重大安排部署、重要工作要求25次,在决策层面提供建议参考。协助区委召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工作会议,制定出台具体工作举措,进一步打好管党治党“组合拳”。向11位区级领导通报分管或联系单位有关情况,向24个街镇党(工)委提交加强和改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建议221条,推动严抓严管、常管常严。用足用好问题线索处置事前或事中加强主体责任沟通机制,规范运用范围、沟通方式、适用程序,累计处置问题线索112次,通过让主体责任实际参与监督执纪执法,进一步形成管党治党合力。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和市委工作要求,对全区121个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政治生态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核,通过情况通报、工作提醒、监督建议等方式,推动检查考核发现问题整改到位。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严肃倒查追责履行“两个责任”不力问题,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61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0人,以严肃问责推动真正负责。
(三)注重系统施治,以“三不腐”叠加效应推动反腐败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判断,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区受理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419件,处置问题线索762件,立案408件,党纪政务处分409人,其中处级干部38人,采取留置措施11人,移送审查起诉11人,挽回经济损失4899.94万元。用好“职务犯罪”数据分析中心和“双专班”工作模式,集中治理国企、经济开发区、粮食购销、领导干部调动带上家乡工程队等领域腐败问题。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肃查处何建华、倪永生、李连军、彭志强等重点案件,配合市纪委监委查办指定管辖案件4件。打造“微腐败”数据分析中心,整合民政、人社等职能部门数据信息120余万条,累计筛查粮食补贴、教龄补贴、村级协管员补贴等领域问题3185个,转化问题线索33条,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65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4人。健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常态化机制,在审查调查过程中同步剖析内部监管、体制机制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4份,督促相关单位有针对性堵塞管理漏洞。对区土地整理中心开展源头治理,全过程、全环节、全链条梳理分析涉权事项,帮助完善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制度机制。积极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打造“了凡公园”、筹建“了凡善廉文化展”,推出“清廉宝坻行”廉洁文化精品打卡路线,深化“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活动,策划开展“清风五月·廉润万家”,建强廉洁文化宝坻阵地,弘扬崇廉拒腐社会风尚。
(四)坚持纠树并举,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铁规矩、硬杠杠,既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问题,又创新纠治方式方法,打好纠“四风”、树新风“组合拳”。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持续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只喊口号不行动、服务保障民生冷硬横推、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等问题54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23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59人。配合市纪委监委建立3个基层减负联系点,加强对基层减负措施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让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印发《常态化狠刹违规吃喝问题工作意见》,明确12条具体举措,紧盯“不吃公款吃老板”“隐蔽场所一桌餐”等隐形变异问题,开展突击探访和明察暗访,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57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2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42人。聚焦群众痛点、堵点,常态化开展“点题整治”,查处教育医疗、低保五保、困难村帮扶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6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68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41人。用好“开门办信”,邀请实名检举控告人参与信访举报办理14件次,无一发生重复举报和越级访。坚持惩处与激励并重,对2021年以来失实检举控告件进行大起底,为4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最大限度激发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积极性。
(五)持续深化改革,以创造性融合性落实推动监督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坚持对标看齐与联系实际抓落实相结合,加强统筹谋划、探索创新,努力把工作做在前、做到位。依托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和“阳光村居”监督平台,打造“指尖上的纪检监察”,实现手机二维码一键查询、一键监督、一键举报,累计公开相关信息9016条,曝光典型案例7起,处置投诉举报47件,群众访问量全市第一。推进街镇纪检监察工作“片区制”改革,“室地”常态化联系、协同化联动,统筹开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24个街镇纪(工)委立案259件、党纪政务处分257人,同比增长21%、25%,“熟人监督难”得到有效破解。优化调整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单位设置,强化“室组”联动,制定关于加强轮驻监督、嵌入监督的工作意见,7个派驻机构累计处置问题线索142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52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50人。出台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统筹衔接工作指引,理顺工作关系、明确责任分工、规范工作程序,实现巡前、巡中、巡后各环节无死角对接、全覆盖融合,六届区委对金地公司投融资情况和18个街镇所属349个村、社区开展惠民利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巡察,发现问题5771个,移交问题线索168件,跟进强化整改监督,督促相关单位制定整改措施7281条,推动完成整改4629个。
(六)践行严管严治,以更高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纪检监察铁军。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区纪委常委会“第一议题”机制,安排相关议题18个,及时传达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报告和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并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扎实开展“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营造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履职勇担当浓厚氛围。创新“5+”教育培训模式,将“课堂学”和“监督执纪执法一线学”有机融合,开展自主培训41期,覆盖1359人次,全面提升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探索推进审查调查标准化建设,向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印发案件质量评查标准及标准样卷,组织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和优秀案例评审,以评促改,提升案件质量。开展审查调查安全“六个一”活动,严格执行办案安全制度,守住安全底线。开展“铸忠诚、严约束、树形象”教育整顿,制定“九严禁”内部行为准则、明确“五查五看”重点,一丝不苟真查摆、真整改。稳妥开展监委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注重发挥特约监察员作用,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
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不正之风树倒根存。特别是,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纪检监察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些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精准开展监督、发现问题等方面还有不足;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监督办案能力亟需提升;内部监督约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解决。
二、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九大行动”、建设“四个之区”的关键一年。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三个务必”,坚决贯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任务要求,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更好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宝坻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一)胸怀“国之大者”,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扛稳“两个维护”重大责任。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部署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政治要件,综合运用台账管理、动态跟踪、“回头看”等措施手段,监督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聚焦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加强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紧盯“七个有之”,坚决清除离心离德的“两面人”、结党营私的“小团伙”、阳奉阴违的“伪忠诚”。
保障“四个之区”建设高质高效推进。将履行监督第一职责与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紧密结合,健全完善与党委、政府督查工作协同联动机制,用好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监测点、农业产业项目服务保护监测点等“直通车”监督载体,对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精准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等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开展清单式、点穴式、嵌入式跟进监督,确保“五为要旨”植根心底、见诸行动。聚焦责任落地,对“躺平”不作为、“穿新鞋走老路”的严肃纠正,对政绩观不正确、不顾实际乱作为、造成新的风险隐患的跟进问责,更好打通“梗阻”、防范风险、促进发展。
发挥政治巡察利剑作用。坚守政治巡察定位,结合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特征,量身定制“体检表”,从业务看政治、从问题看责任,重点发现和推动解决政治意识不强、政治立场不稳、政治能力不足、政治行为不端等突出问题。合理调配巡察力量,统筹安排常规巡察、专项巡察、“机动式”巡察,有针对性地集中攻坚、巡深巡透,提升整体监督质效。落实进一步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实施意见,健全巡察整改评价机制,用好“点对点”指导督导、区域性排查整顿、全局性专项整治等措施手段,着力解决普遍性、系统性、领域性问题。
(二)聚焦“关键少数”,协助党委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用好区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办公室联席会议、问题线索处置事前或事中加强主体责任沟通、向区级领导通报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实践成果,形成既各负其责又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紧盯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法履职用权等情况加强监督检查,构建知责明责、履责尽责、考责问责的工作闭环,以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监督,完善谈心谈话、政治“画像”等工作机制,健全年轻干部监督制度,增强监督针对性有效性。
强化纪律教育。推动区委党校和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把党章学习作为必修课,常态化开展党员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等政治仪式,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党员意识。把纪律教育融入党员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全过程,组织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在重点领域和行业开展廉洁从政从业教育,加强年轻干部纪律教育,推动纪律规矩入脑入心。坚持正向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健全警示教育大会、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材料汇编、典型案例通报等多位一体工作格局,更好用身边人身边事扯袖子、敲警钟。
严格纪律执行。把严的要求贯穿执纪监督全过程,对违反党纪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加强对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各级党组织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督促指导发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单位党组织召开反思剖析会、专题民主生活会,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坚持实事求是,综合考虑性质情节、后果影响、认错态度,发挥“四种形态”蕴含的教育警醒、惩戒挽救和惩治震慑功能。规范用好“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谈话函询、提醒批评,做到关口前移、防微杜渐。严明组织纪律,坚决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行为,严惩“政治骗子”和政治掮客,审慎回复党风廉政意见,把好用人政治关、廉洁关。
(三)强化“全周期管理”,坚决打好反腐败攻坚战持久战
保持惩的震慑力度。准确把握反腐败斗争阶段性特征和区域性特点,始终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紧盯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的顶风违纪违法问题,紧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紧盯政商勾连、资本向政治领域渗透等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紧盯“期权腐败”“影子公司”、政商“旋转门”等新型腐败、隐性腐败,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清除存量。深入整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依托反腐败领导小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与司法、执法、审计等成员单位联系配合,推进重点领域个案攻坚。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落实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机制,严肃惩处、坚决打击在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围猎”腐蚀党员干部,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
强化治的综合效能。坚持“双专班”模式,以查办案件为主攻、以综合施治为目标,持续整治国企、金融、政法、医药、粮食购销、乡村振兴等领域腐败,推动办案、整改、治理一体落实。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常态长效“打伞破网”。深挖典型个案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和共性问题,做好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后半篇文章”。前移反腐关口,探索开展“项目化”源头治理,强化对政策制定、决策程序、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的监督制约,完善防治腐败滋生蔓延体制机制。加强政治生态定期研判和动态预警,持续净化修复政治生态。
营造廉的浓厚氛围。深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推进机关、医院、村居等清廉单元创建。全面开放“了凡善廉文化展”,打造弘扬了凡善廉文化的“大文章”和处处见文化、步步有教育的“微景观”。试点建设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警示教育中心,为基层警示教育提供鲜活素材。发挥“红色记忆”四史教育基地等廉洁文化教育教学点作用,扎实开展“清廉宝坻·清风相伴”“清廉宝坻行”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清廉从政。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健全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监督机制,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
(四)突出“风腐同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严肃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准确把握“四风”规律特点,严厉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严查处顶风违纪行为,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重拳整治滥发津补贴、铺张浪费等歪风陋习。严格执行《常态化狠刹违规吃喝问题工作意见》,坚决刹住“不吃本级吃下级”“吃老板”“一桌餐”等问题。及时发现、坚决查处收受电子红包、快递物流“隔空送礼”等行为,以及隐藏在高档酒、“天价茶”等背后的享乐奢靡问题。坚持风腐同查同治,严肃查处“四风”背后的利益交换、请托办事等问题,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
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行动,严厉惩治执行政策层层加码、麻痹松懈、任性用权等行为,持续治理漠视民生当“官爷”、推进工作“堆盆景”等现象,深入纠治脱离实际随意决策、盲目决策、违规决策等问题。下大力气解决“红头变白头”“套会代减会”“纸质变指尖”以及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等顽疾,为基层减负、为干部松绑。
完善作风建设常态长效机制。深入总结作风建设成效,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度“回头看”,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探索运用大数据手段动态预警、精准纠治。开展时代新风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更好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干部之家”作用,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严查诬告陷害,加大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帮扶回访工作力度,最大限度激发迎难而上、笃行不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拓展创新成果,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打造智慧监督。以数字化改革撬动监督手段变革,向科技要实效,以数治促善治。配合做好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试点应用,群众反映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解决。完善“阳光村居”监督平台建设,跨部门、跨领域整合监督要素,“点题整治”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养老社保、生态环保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加快“职务犯罪”“微腐败”数据分析中心迭代升级,实现智慧检查调查有效覆盖所有公权力,为监督插上科技翅膀。
做实专责监督。完善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健全线索移送、情况互通、信息查询等工作机制,推动“四项监督”统筹衔接更加紧密。深化街镇纪检监察“片区制”改革,构建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监督体系。落实派驻机构工作细则,优化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机制,完善“室组”联动、“组组”协同,一体履行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加强派驻机构对综合监督单位纪检工作的指导,建强司法行政、法院、检察院等机关纪检组织。
统筹全局监督。健全与人大、政协、执法司法等部门贯通协调机制,推动审计、财政、统计等专业力量深度参与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完善定期通报研判、严格监督检查、督促问题整改等机制,实现各类监督跨部门、动态化协作。抓好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的相互衔接,全面提升纪法贯通、法法衔接质效。
三、深刻把握持续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的重要要求,自觉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进行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政治责任,必须带头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练就斗争本领,以实际行动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光荣使命。
(一)坚持深学笃用,在对党绝对忠诚上走在前、作表率。持续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落实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理论中心组第一主题、读书研讨班第一主课制度,进一步锤炼忠诚品格,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结合主题教育,把纯洁思想、纯洁组织作为突出问题来抓,切实加强政治教育、党性教育。始终把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创建“一支部一品牌”,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二)坚持系统施训,在练就过硬本领上走在前、作表率。聚焦纪法本领,加强培训供给,依托“5+”教育培训模式,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学习需求。优化模拟演练、实战碰撞、精品案例等培训考核方式,提升把握政策策略、纪法情理融合、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水平。用好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方法,在深入学习调研基础上,形成推动落实的具体思路、具体举措、具体抓手,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关心关爱,在激励担当作为上走在前、作表率。始终树牢实干担当导向,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将“三个务必”伟大号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制定全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推进监察官等级确定工作,完善整体谋划、选育管用、考核评价工作机制,拓展“横向、纵向、内外”交流使用渠道。落实“案件主办人”机制,加大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彰显“有为有位”激励效应。
(四)坚持严格约束,在自身净自身硬上走在前、作表率。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巩固教育整顿成果,深入落实“九严禁”要求,完善回避、保密、过问干预案件登记备案等内控制度,坚决防止和纠治“灯下黑”。扎实推进“铁案工程”,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和执纪执法案例选编,全面提升案件质量。主动接受党内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深化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成果,丰富特约监察员履职载体,确保执纪执法权力正确行使。
同志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纪委监委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团结奋斗、勇毅前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成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宝坻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报告中涉及的部分名词解释
“双十”工作战法:制定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十项措施》《纪检监察工作十个主攻方向》。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十项措施,反腐败领导小组下的工作协调制、问题线索移送“双沟通”制、重点案件攻坚制、专项治理“双专班”制、案件主办人制、三级“基本+机动”制、街镇纪检监察工作“片区制”、分类统计制、案件质量督导制、季度工作分析推进制。纪检监察工作十个主攻方向,数据集成分析、实时成像分析系统应用完善,建设“了凡公园”,专项治理以大案求突破,实施片区制工作机制,深化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应用,“大数据+监督”手段创新,巡察工作自主创新,突出查办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凡否必查、诬告陷害、虚假整改四类案件,开门办信办访形成宝坻经验,“项目化”源头治理。
“双专班”工作模式:在专项整治工作中,设立综合推动专班和案件查办专班。综合推动专班,负责落实专项治理有关要求,全面梳理任务,综合汇总情况,推动专项监督、案件查办、整改落实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案件查办专班,负责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集中力量快查、快办、快结,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
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市委出台《天津市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办法》,明确党委(党组)要充分运用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全面排查整改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不断提高治理效能。
“5+”教育培训模式:利用“全员+重点”“党建+业务”“微课+点餐”“片区+室组”“测试+比武”的模式,开展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实现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双提升。
宝坻区纪检监察干部“九严禁”内部行为准则:严禁滥权履职、严禁打探秘密、严禁胡乱插手、严禁案外交易、严禁撒气漏风、严禁不当交往、严禁亲清不分、严禁隐瞒要情、严禁充当鸵鸟。